说来也巧,前两天本来想回看一下艾德勒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那本书算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阅读的层次、步骤,它认为阅读的最终目标是「主题阅读」——阅读的第四个层次,并提出不同类型的书籍适用不同的阅读方式。我觉得那本书也挺好的,有时间再重新看一遍。
在重新找那本书时,不经意间看到了本书《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》,翻看了一下目录,前言标题为「文学教授是怎么读文学的」…额,好像还挺有趣的,于是就下载了下来,准备翻看一下。
翻了几页发现,这本书的角度与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的角度完全不同,其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在阅读文学书时,有哪些点需要特别留心、作者的写作套路、类似情节的转用、如何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等等。
通过了解文章的脉络。你可以读,而读的一个方面就是了解、辨认这一文法,预测故事的结局。某人讲到一个话题(文学的文法),之后又脱离原题讲起别的话题(语言、艺术、音乐、驯狗什么的——例子无关紧要,因为看了几个例子后,你自己就会发现一些规律),你知道他很快就会将那些例子用于说明他的主要话题(好了!),而他正是这么做的,于是皆大欢喜,因为常规被应用、遵守、注意、预测、满足。
之前在阅读的时候,并没有特别关注作品的结构、作者埋下的各种细节的意义,而更加想知道剧情是如何发展的。在经过福斯特的点拨之后,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例如「追寻小说」的主角总是年轻人,未经世事,不成熟,而追寻的真正原因总是认识自我……
现在看来,之前文学作者所描述的各种细节都好像在说「我还想表达有其他意思!你看懂了吗!」
当然,福斯特只是带来了阅读方法论,而这一技能还需要自己在平时阅读时不断实践和磨炼,多多注意作品的细节、多多联想,时刻提醒自己思考一下作者是否隐喻了什么?
福斯特认为文学作品的许多情节都借用过圣经、莎士比亚、童话、希腊神话,同时作者的思想还与创作时的政治环境、人文环境有关,例如:
只要人们一起吃饭喝酒,就是举行圣餐礼。
吸血鬼式的形象象征一种社会:表面上彬彬有礼、一切正常,实质上却在戕害吞噬着受害者。
阅读是一种想象活动,而这种想象不只是作家一个人的事。再者,我们越是可以听到文本之间的对话,对两个作品的理解就会越丰富、深刻。我们看到新作品的意蕴,同时也重新构架我们对先前作品的想法,即便这种重构只是细微的。
故事结构借鉴儿童文学可以提高受众的范围,更受欢迎。
天气、疾病、性、季节等等都不仅仅是有表面的意义,还可能隐喻更多的情绪,甚至暗示了情节走向。
当作品具有超出表面含义的意义时,我们就能觉出更大的分量或深度。
福斯特为每个类型的象征都给出了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,读着读着,这些例子也勾起了我去看相关书籍的欲望!
福斯特同样还给出了书单推荐📚,包括了初级、中级、高级书目,我把书目整理了出来,大家有兴趣可以在 推荐书目和电影 | 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•福斯特 进行查阅!